北青蘿
作者:李商隱
原文:
殘陽西入崦,茅屋訪孤僧。落葉人何在,寒云路幾層。
獨敲初夜磬,閑倚一枝藤。世界微塵里,吾寧愛與憎。
翻譯及賞析:
夕陽落入崦嵫山,我去茅屋里探訪孤獨的僧人。滿地落葉,僧人何在?遍山寒云,山路要走多久?
初夜時分只聽他獨自敲磐,閑適中靠著一枝青藤。大千世界都在微塵里,我為什么要有喜愛和憎恨?
1.青蘿:一種攀生在石崖上的植物,此處代指山。南朝《江上之山賦》:“掛青蘿兮萬仞,豎丹石兮百重?!?br />2.崦(yān):即“崦嵫(zī)”, 山名,在甘肅。古時常用來指太陽落山的地方。《山海經(jīng)》載:鳥鼠同穴山西南有山名崦嵫,日所入處。
3.初夜:黃昏。
4.磬(qìng):古代打擊樂器,形狀像曲尺,用玉、石制成,可懸掛。佛寺中使用的一種缽狀物,用銅鐵鑄成,既可作念經(jīng)時的打擊樂器,亦可敲響集合寺眾。
5.“世界”句:語本《法華經(jīng)》:“書寫三千大千世界事,全在微生中。”意思是大千世界俱是微生,我還談什么愛和恨呢?《楞嚴經(jīng)》說:“人在世間,直微塵耳。何必拘于憎愛而苦此心也!”寧:為什么。
推薦閱讀: