與浩初上人同看山寄京華親故
原文:
海畔尖山似劍铓,秋來處處割愁腸。
若為化得身千億,散上峰頭望故鄉(xiāng)。
翻譯及賞析:
海邊的尖山好像利劍鋒芒,到秋天處處割斷人的愁腸。
怎能讓此身化作千千萬萬,撒落到每個峰頂眺望故鄉(xiāng)!
⑴與:同。浩初:作者的朋友,潭州(今湖南長沙)人,龍安海禪師的弟子。時從臨賀到柳州會見。上人:對和尚的尊稱。山:指柳州附近山峰。京華:京城長安。親故:親戚、故人。
⑵海畔:畔,邊。柳州在南方,距海較近,故稱海畔。劍铓(máng):劍鋒,劍的頂部尖銳部分。《玉篇》卷十八:“鋩,刃端?!?br />⑶秋:秋季。割:斷。愁腸:因思鄉(xiāng)而憂愁,有如肝腸寸斷。
⑷若:假若?;蒙恚毫谠ǚ鸬洌械暮瞥跎先擞质驱埌埠6U師的弟子,作者自然聯(lián)想到佛經(jīng)中“化身”的說法,以表明自己的思鄉(xiāng)情切。千億:極言其多。《經(jīng)·大雅·假樂》:“千祿百福,子孫千億?!?br />⑸散上:飄向。一作“散作”。峰頭:山峰的頂端。望:遙望。故鄉(xiāng):這里指長安,而作者的家鄉(xiāng)在河?xùn)|。
推薦閱讀: