臨江仙引·上國
原文:
上國。去客。停飛蓋、促離筵。長安古道綿綿。見岸花啼露,對堤柳愁煙。物情人意,向此觸目,無處不凄然。
醉擁征驂猶佇立,盈盈淚眼相看。況繡幃人靜,更山館春寒。今宵怎向漏永,頓成兩處孤眠。
翻譯及賞析:
我在華州,但現(xiàn)在要離開了。停下車駕,匆促地參加送別的筵席。只見河岸邊帶露珠的花朵似乎正在悲哀的哭泣,對面長堤上茂密的柳林也仿佛被憂愁籠罩。面對此景,觸目傷懷,那物的情狀、人的情緒無處不凄涼悲傷。
醉意蒙蒙中仍持握韁繩騎馬佇立,飽含離情眼淚的雙眼,彼此相看,不忍離去。更何況這一離別,將是彩繡幃帳中人孤寂,山中館驛春夜寒。今宵將怎樣面對這漫漫長夜,一下子分居兩處,獨自而眠。
⑴臨江仙引:詞牌名,據(jù)《臨江仙》作引曲,《樂章集》注“南呂調(diào)”。雙調(diào)七十四字,上片十句兩仄韻、四平韻,下片六句三平韻。
⑵上國:泛指京都以西地區(qū),此處指華州。
⑶去客:指離開陜西的人。
⑷飛蓋:車蓋。車行時蓋衣因風(fēng)而飛動,故稱。此處代指車駕。促離筵(yán):匆促的離別筵席。
⑸綿綿:連續(xù)不斷的樣子。《長恨歌》:“天長地久有時盡,此恨綿綿無絕期。”
⑹岸花啼露:岸邊的花上還帶著朝露。啼:啼哭。
⑺煙:薄薄的霧氣。
⑻觸目:目光所及?!恫缮W印て缴鸀閻畚骱谩罚骸皻w來恰似遼東鶴,城郭人民,觸目皆新,誰識當(dāng)年舊主人?!?br />⑼征驂(cān):駕車遠(yuǎn)行的馬。《餞韋兵曹》:“征驂臨野次,別袂慘江垂。”
⑽繡幃:指閨閣。
⑾山館:山野驛館。
⑿怎:怎奈。向:語助詞。漏永:指夜長。漏,滴漏,是古代的計時器。
推薦閱讀: