踏莎行·碧海無波
原文:
碧海無波,瑤臺有路。思量便合雙飛去。當時輕別意中人,山長水遠知何處。
綺席凝塵,香閨掩霧。紅箋小字憑誰附。高樓目盡欲黃昏,梧桐葉上蕭蕭雨。
翻譯及賞析:
碧海波平無險阻,瑤臺有路可通行。細思量,當初就該雙飛去。想當時,輕別意中人,現(xiàn)如今,山高水遠何處尋。
灰塵落綺席,煙霧鎖香閨。寫好的書信,如何送給你。登高樓極目望遠方,蕭蕭細雨灑梧桐,天已近黃昏。
⑴踏莎(suō)行:詞牌名。又名“柳長春”“喜朝天”“踏雪行”等。雙調(diào)五十八字,仄韻。
⑵碧海:傳說中的海名?!逗?nèi)十洲記》:“ 扶桑在東海 之東岸。岸直,陸行登岸一萬里,東復有碧海。海廣狹浩汗,與東海等。水既不咸苦,正作碧色,甘香味美。”
⑶瑤臺:指傳說中的神仙居處。晉王嘉《拾遺記·昆侖山》:“傍有瑤臺十二,各廣千步,皆五色玉為臺基?!?br />⑷思量:考慮;忖度。
⑸意中人:心中所眷戀或?qū)僖獾娜恕?br />⑹綺席:華麗的席具。古人稱坐臥之鋪墊用具為席。南朝梁《雜體·效惠休〈怨別〉》:“膏爐絕沉燎,綺席生浮埃?!?br />⑺香閨:青年女子的內(nèi)室。唐《柳陌聽早鶯》詩:“乍使香閨靜,偏傷遠客情?!?br />⑻紅箋(jiān):紅色箋紙。唐(wò)《偶見》詩“小疊紅箋書恨字,與奴方便寄卿卿”,此化用之。附:帶去。
推薦閱讀: