黍
出處:本草綱目
原文:
赤黍名門、糜,白黍中芑,黑黍中季節(jié)距,一稃二米名痞。
黍米:甘、溫、無毒。久食令人多熱煩。
丹黍米:甘、微寒、無毒。
黍莖和根:辛、熱、有小毒。
黍米:燒灰和油涂跌打傷,能止痛,不作瘢;嚼濃汁,涂小兒鵝口瘡,有效。
丹黍米:止咳嗽,退熱,亦治泄痢鱉瘕。
黍莖和根:利小便,止喘,去浮腫。
翻譯及賞析:
黍所屬專題:本文《黍》鏈接:/gujizhangjie/284574.html
集大家書法 , 書法家學習創(chuàng)作站
公眾號:集字書法
微信小程序:集字書法
赤黍名門、糜,白黍中芑,黑黍中季節(jié)距,一稃二米名痞。
黍米:甘、溫、無毒。久食令人多熱煩。
丹黍米:甘、微寒、無毒。
黍莖和根:辛、熱、有小毒。
黍米:燒灰和油涂跌打傷,能止痛,不作瘢;嚼濃汁,涂小兒鵝口瘡,有效。
丹黍米:止咳嗽,退熱,亦治泄痢鱉瘕。
黍莖和根:利小便,止喘,去浮腫。