集大家書法 , 書法家學習創(chuàng)作站
公眾號:集字書法
微信小程序:集字書法
01.端莊平正 隸書結構以扁方為主,長形和方形為輔,字勢取橫向,橫平豎直,間距勻稱,四方飽滿,平穩(wěn)古雅,雄渾敦厚。如“空、者、聖(圣)”等字。 02.波磔飛動 波磔是隸書最具代表性的筆畫。波就是橫畫末端的挑勢,磔則是捺畫尾部得挑筆。通常一個字中只能 閱讀全文>>
?書法學習,不外臨摹和創(chuàng)作兩大塊。 臨摹是創(chuàng)作的基礎,沒有臨摹的創(chuàng)作是“無源之流”“無本之木”。我們常說某作品沒有師承,就是作者沒有臨摹。而創(chuàng)作是臨摹的目的,是對臨摹積累的知識進行整合、提煉。 貫穿于臨摹和創(chuàng)作過程中,有五種能力值得我們注意。 閱讀全文>>
“良寬”一位真正的“貧僧”——住草庵,行乞食,孤獨清貧而能落拓自在。 今天,我們專門看看良寬和尚寫的心經(jīng)—— 看完這個泛黃的冊頁,估計很多人會說,這叫書法嗎?這不就是硬筆字嗎?還寫得東倒西歪! 沒準多看幾遍之后,你就會發(fā)現(xiàn)良寬的可愛之處。 別忘 閱讀全文>>
啟功草書《臨黃庭內景經(jīng)》 臨帖是中國人學習書法的必經(jīng)之路。啟功作為書法大家,對前賢法書的臨習,自童蒙至垂暮,凡八十余載從未間斷。有些碑帖先后通臨達數(shù)十遍。所臨品類之眾,數(shù)量之多,真可謂前無古人。此《臨黃庭內景經(jīng)》作為啟功先生的臨帖佳作之一, 閱讀全文>>
文彭《滕王閣序》,草書,臺北故宮博物院藏。此作錄寫唐人王勃傳世名作《滕王閣詩序》,筆法全然二王矩度,點畫俯仰向背呼應有情,造詣韻致不減文徵明。 【1】《滕王閣序并詩》南昌故郡,洪都新府,星分翼軫,地接衡廬,襟三江而帶五湖,控蠻荊而引甌越。物華 閱讀全文>>
蔣之奇(1031-1104),字穎叔,一作潁叔。北宋常州宜興(今屬江蘇)人,蔣堂的侄子。嘉佑二年(1057)考"春秋三傳科"中了進士。官太常博士,后又考中"賢良方正科",升為監(jiān)察御史。宋神宗即位,轉為殿中御史。 閱讀全文>>
瘦金體為宋徽宗趙佶所創(chuàng),是書法史上的一項獨創(chuàng)。瘦金體運筆飄忽快捷,筆跡瘦勁,至瘦而不失其肉,轉折處可明顯見到藏鋒,露鋒等運轉提頓痕跡,是一種風格相當獨特的字體。 閱讀全文>>
鄭望之《向過帖》,行書.紙本,縱34 3厘米橫47厘米。北京故宮博物院藏。 鄭望之的書法,坦言之,在歷史上寂寂無名。這里賞鑒的鄭望之《向過帖》,紙本,行書,縱34.3厘米,橫47厘米,現(xiàn)藏于故宮博物院。盡管鄭望之書史無名,但這件作品的技巧水準還是非常高 閱讀全文>>