集大家書法 , 書法家學習創(chuàng)作站
公眾號:集字書法
微信小程序:集字書法
在喜迎堃正公司成立二十周年之際,適逢黨的“七一”生日之時,“花開五福”—興化五子書畫展,7月3日上午10時在南京堃正藝術館舉行!出席展覽的嘉賓有:原 閱讀全文>>
寫字是有知識、有文化的一種表象,很多人都知道,寫得一手好字,往往會被別人高看一眼,覺得這個人肯定是在上學的時候喜歡寫字,并且由此可以看出,這個人也是做事嚴謹?shù)娜?。那么,寫字好究竟有哪些體驗?
閱讀全文>>
林散之是當代著名的詩人、書法家、畫家,在書法方面,擅長草書,由于他在書法方面出名很晚,可謂是大器成,有行內(nèi)人指出,林散之之所以出名較晚,主要是他在出名以前一直在“修養(yǎng)”,積累了技、道、藝以及人生的多重境界,使得書法才有了更為深刻的內(nèi)涵氣質(zhì)。對于林散之的書法,有評論家這樣說到:“蒼茫之美,兩者風格迥異、剛?cè)峄パa?!敝麜亿w樸初、啟功等稱他的詩、書、畫“當代三絕”。
閱讀全文>>
關于吼書、亂書、射書、盲書等,想必很多人都知道他們是近些年來一些書法家們的書寫行為,這些書家們用盡了各種各樣的方法,以求達到讓眾人皆知的目的,實際上,對于這些行為,書法圈也包括一些傳統(tǒng)書法家對此都有各自不同的看法。
閱讀全文>>
在學習書法時,一些人往往很注重字形臨得像不像,如果臨摹得很像,就表明學到了真本領,如果臨摹得不像,就說明還沒有學到位。對于這樣的觀點,啟功大師說這么一段說,他說,有些人在學習書法時,很愿意追求把字形寫得要很像,這樣對嗎?其實這是一個錯誤的理解,王獻之學過王羲之書法,但從歷史遺留下來的資料來看,他寫的和他父親根本不一樣,這就說明沒必要寫得很像。
閱讀全文>>
有書法名家說,當代學習書法的人很多,大約有千萬之多,這是一個好的現(xiàn)象,但是,這些人當中,真正懂書法的人是鳳毛麟角,少得可憐。把這位書法名家的意思翻譯一下,大概是,雖然有很多人在學習書法,但每天都在做無用功,白學了。因為他們學了書法也不懂書法,也就是說,這些人學習書法沒有方向、沒有目標,是浪費筆墨的一種自娛活動。
閱讀全文>>
【本屆展會】 CPCIF2022第九屆中原(鶴壁)文化產(chǎn)業(yè)博覽交易會 The 9th Central Plains(Hebi) Cultural Industries Fair 舉辦時間:2022年9月21至25日 舉辦地 閱讀全文>>
朱熹城南倡和詩卷明代陸簡書法題朱熹城南倡和詩卷陸簡書法題,故宮博物院藏。陸簡(1442-1495),字廉伯,號治齋,別號龍皋,江蘇武進人。明成化二年(1466)探花,授翰林院編修。官至詹事 閱讀全文>>
對于書法的記憶,最鮮活的印象一瞬間回放,竟然是蒙童時代的一個冬夜。窗外輕寒,窗內(nèi)黃釉賞瓶里,一枝臘梅幽香暗吐。外公就在窗前長身而立,執(zhí)筆為我示范“一捺”的筆法走勢。記得那天練習了200遍“一捺”,外公還在拿筆桿輕敲我頭,笑著說,不要只臨帖,要讀帖;只選喜歡的高品帖,選了就要一練到底。
閱讀全文>>
當代書法已經(jīng)進入現(xiàn)代藝術學科領域,但問題是,書法作為藝術的邊界在哪里?一件書法作品能否成為一件藝術品,必定由書法所包含的藝術價值來決定,必定由書法家這個藝術群體來界定,也就是說,書法是否成為藝術品由書法作品的社會屬性來決定。從書法的時間屬性上而言,作品自然面臨“古”與“今”的問題;從書法作者的身份上而言,就存在經(jīng)典與民間的相關問題。
閱讀全文>>