集大家書法 , 書法家學(xué)習(xí)創(chuàng)作站
公眾號:集字書法
微信小程序:集字書法
摘要: 在書法的創(chuàng)作中,不要輕易把不如意的作品撕掉。因為如果你寫字“意在筆先”,寫完之后,必以此“意”來評定成敗。但是此意并未考慮到本我的參與,其評定不
在書法的創(chuàng)作中,不要輕易把不如意的作品撕掉。因為如果你寫字“意在筆先”,寫完之后,必以此“意”來評定成敗。但是此意并未考慮到本我的參與,其評定不一定可靠。宋代歐陽修說:“每書字,嘗自嫌其不佳,而見者或稱其可取。嘗有初不自喜,隔數(shù)日視之,頗若可愛者。”[26]這就是我們在寫字時有個主見,或說成見,憑當時的成見來評定字的好壞,這評定不一定正確,而旁觀者沒有此成見,倒能看出優(yōu)點。而自己過了數(shù)日,已忘了那時的成見,所以也往往看出了優(yōu)點。
揚州八怪之一的鄭板橋,是一位標新立異的書法家。他留下一句成語“難得糊涂”,有人說,此為極聰明人語也。余謂糊涂人難得聰明,聰明人又難得糊涂,需要于聰明中帶一點糊涂,方為處世守身之道。
超我和自我有矛盾,超我所懸的標準可能太高,或者根本與個人的脾性不合,自我無法達到,或者經(jīng)過長期的訓(xùn)練達到了,但那只是很好的模仿,并無自己的面目。只有多方模仿,才能逐漸察覺和自己性情接近的風格。本我和自我也有矛盾,自我無法接受本我?guī)淼臄」P。在長期訓(xùn)練中,到個人風格逐漸形成的階段,超我不再定一種帖作為高不可攀的標準,強迫自我去學(xué)。臨過了許多不同風格的碑帖,眼光放寬了。而自我能接受本我的乖頑,認識敗筆的趣味,把敗筆吸收入個人的風格之中。那時不再有所謂的敗筆與失誤,也就是說他在心理上三我趨向統(tǒng)一。老境應(yīng)寫出這樣的字來,超越成功與失敗。因為超越一切外在的標準,他寫字可以自由地寫,放心地寫,他可以哀痛地寫,酣暢地寫,他到了“從心所欲不逾矩”的境地。
禪意書法即以清凈息慮之心境融入書法藝術(shù)之中。以隋朝年間的智永禪師為開端,民國時期的弘一法師為終結(jié)。智永是王羲之的七世孫,他一生有三十年的時光都消磨在一桿筆管上,在他故去的蘭諸山下,有一座有趣的墳塋“退筆冢”,就是他平時用過禿了的毛筆頭。他一生寫過百本《千字文》,贈送給浙東各寺廟,這種精神成為佛家施惠的一種方式——贈書。弘一法師(俗名李叔同)和于右任都曾是馬相伯先生的學(xué)生,弘一法師在深山古寺中,割斷了人世的一切情緣和藝事,只保留了“寫字”,且至死都未放棄。臨終寫的“悲欣交集”就是最后絕筆。左:智永書法墨跡《真草千字文》局部,右:弘一法師56歲行書:究竟清涼。