菩薩蠻·水精簾里頗黎枕
原文:
水精簾里頗黎枕,暖香惹夢鴛鴦錦。江上柳如煙,雁飛殘月天。
藕絲秋色淺,人勝參差剪。雙鬢隔香紅,玉釵頭上風(fēng)。
翻譯及賞析:
一個美女,睡在水晶簾里面玲瓏的頗黎枕上,在這上面睡覺的女人干什么呢?相思懷念呢,屋里并不冷,暖暖的,香爐上焚著香,連繡著鴛鴦的錦被都是香的,這樣的環(huán)境下少不了惹夢。
江邊那綿長而細軟的柳絲,剛剛發(fā)新芽,看上去朦朦朧朧,像籠罩在一片煙靄之中。春天來了,大雁開始向北飛了,大雁一字飛過時,天上那一輪殘月就要消失了。
⑴菩薩蠻:詞牌名。此詞詠立春或人日。全篇上下兩片大意從隋《人日》:“人歸落雁后,思發(fā)在花前“脫化。
⑵頗黎:《玉階怨》“卻下水精簾”,《偶題》“水紋簟上琥珀枕”,表示光明潔凈的境界和這句相類。“頗黎”既玻瓈、玻璃。
⑶”江上“兩句:張惠言《詞選》評注:“江上以下,略敘夢境。”后來說此篇者亦多采用。說實了夢境似亦太呆,不妨看做遠景。詳見《讀詞偶得》。
⑷藕絲秋色淺:當斷句,不與下“人勝參差剪”連。藕合色近乎白,故說“秋色淺”,不當是戴在頭上花勝的顏色。這里藕絲是借代用法,把所指的本名略去,古詞常見。如另首《菩薩蠻》“畫羅金翡翠”不言帷帳;《山花子》“手卷真珠上玉鉤”不言簾。這里所省名詞,當是衣裳。作者另篇《歸國謠》:“舞衣無力風(fēng)斂,藕絲秋色染”,可知?!短焐现{》:“粉霞紅綬藕絲裙。”
⑸勝:花勝,以人日為之,亦稱“人勝”?!肚G楚歲時記》:“正月七日為人日,……剪彩為人,或縷金簿(箔)為人以貼屏風(fēng),亦戴之頭鬢;又造華勝以相遺?!比A勝男女都可以戴;有時亦戴小幡,合稱幡勝。到宋時這風(fēng)俗猶存,見《夢梁錄》《武林舊事》“立春”條。
⑹香紅:指花,即以之代花。著一“隔”字,兩鬢簪花,光景分明。
⑺玉釵頭上風(fēng):幡勝搖曳,花氣搖蕩,都在春風(fēng)中。作者《詠春幡》詩:“玉釵風(fēng)不定,香步獨徘徊”意境相近。
推薦閱讀: