集大家書法 , 書法家學習創(chuàng)作站
公眾號:集字書法
微信小程序:集字書法
最近,一些書法組織機構舉辦的書法大賽,那些獲獎的作品,評委給出很高的評價,但是觀眾卻不以為然,對這些作品嗤之以鼻,認為是這些獲獎作品純屬瞎搞,毫無美感,是對書法界正能量的詆毀。為什么觀眾會有這些看法?原因是多方面的,也不能一概否定這些作品的藝術性。我認為觀眾對這些作品看不順眼,主要是如下三方面原因。
閱讀全文>>
人們經(jīng)常談論書法的本質問題,書法如何去寫?究竟要表現(xiàn)什么?當代著名狂草書法家胡抗美認為:書法要以篆隸為本,篆隸是書法的根,但是,很多人認為,學習書法要從哪里去學?學什么?最后創(chuàng)作時要怎么去做?在這方面的一些理解是錯誤的,有的人覺得,學習書法就要臨摹古人作品,但是其衡量的標準就是寫得像就對了,其實這是一種誤解,篆隸是有博大氣象,而創(chuàng)作則是要有時代精神。
閱讀全文>>
有很多書法愛好者可能一直有一個問題,就是覺得現(xiàn)在很多書法家都不寫楷書,而去寫其它書體?是這些書法家不敢寫,還是寫不好楷書?例如沈鵬是寫草書的,但鮮有人見到他寫的楷書,即使見過他的《千字文》楷書,也認為這種楷書也不是真正意義上的楷書作品,只有田英章、盧中南二位才敢寫楷書,并且他們一直在堅持著寫楷書,他們才是真正的書法家。
閱讀全文>>
不少想學書法的人,往往有這樣的想法,是選一家聲譽好的書法培訓機構,參加正規(guī)培訓學習呢,還是選擇自學,靈活安排自己的學習時間。對此,我提兩點建議,希望對您學習書法有幫助。第一,選培訓班學習,優(yōu)點是能有老師指導,系統(tǒng)訓練,少走彎路,而且進步快,不足之處是可能要花一筆錢給培訓機構,畢竟人家是盈利性機構。 閱讀全文>>
在為人處事兒上,傳統(tǒng)文人和創(chuàng)新書家有天壤之別。在宣傳上,老一本文人都比較謙虛、低調(diào),而現(xiàn)代的創(chuàng)新書家,則生怕別人不知道自己,吆喝起來一個比一個聲音大。畢竟自賣自夸太讓人反感,想讓圈外人夸,又拿不出讓人信服的東西。于是就想了一個好辦法——互相吹捧,你夸我,我夸他,他夸你,大家皆大歡喜。這不,洪厚甜夸曾翔撐起了北京書法的一片天,曾翔就夸王鏞是開派的。
閱讀全文>>
茶作為一種飲品其自身具備著較強的文化性特點,自古以來茶也與書法有著密切的聯(lián)系,二者具備較強的關聯(lián),同時也存在著一定協(xié)同發(fā)展的特點。書法藝術發(fā)展的過程中,茶文化起到的作用十分明確,其價值也相對較為積極,而且二者不單單是一個融合的關系,更主要一點是互相包容,互相體現(xiàn)。 閱讀全文>>
為什么我這么寫標題?是因為在春節(jié)時,我認真觀察了一些書寫春聯(lián)的活動現(xiàn)場,看到一些書法大師在書寫春聯(lián)、福字等過程中,從蘸墨入紙到寫完收筆,這一系列動作中品味出一個人書法功力是否達到爐火純青的地步,還是半桶水想表達出一桶水的水平。
閱讀全文>>
很多人認為,學習王羲之書法只要照著字帖練習就可以了,這樣的話,筆畫、字形都能學到手了。真的是這樣嗎?下面我們看看幾位書法名家是怎么解決學習王羲之書法基本問題的。
閱讀全文>>
清末書法家張祖翼說:“三百年來習漢碑者不凡幾,竟無人學《石門頌》者,蓋其雄厚奔放之氣,膽怯者不敢學,力弱者不能學也?!边@句話記載了張祖翼對于學習隸書《石門頌》的看法。
閱讀全文>>
提起楷書,很多人都認為這是書法功夫的見證,有些人認為,書法寫得好不好,就看楷書水平如何。對于這一種說法,并不是完全正確的,但也并不是沒有道理。為什么這么說?楷書是由隸書演變而來的,楷書前面還有篆書和隸書,怎么能說它是基礎?但是楷書又是人們喜歡的一種書體,作為書法家來說,寫好楷書又是必修課。
閱讀全文>>